執行成果

討論主題:執行成果
執行日期:102/4/15~6/15

活動概述:
1.運用教師在校空堂時間聚會,地點皆在薈萃二樓。事先調查每位成員的空堂,並訂定每周中午可聚會的固定時段。
2.將訪問大綱及討論大綱事先寄發,每次討論成果做成會議記錄,寄予每位成員。
3.召集人與TA進行訪問,並整理資料請各位受訪者確認。所提供資料彙整成電子檔,上傳網路平台。
社群特色:
1.由擔任專倫與職發課程教師所組成,並結合人文中心教學網路資料庫平台建置計畫,及課程改進的教學經驗分享模式。
2.藉由課堂經驗的分享與交流,激發教師的教學創意與靈感;並針對共通性的學生學習效能問題,提出有效的改進策略。
3.經由相濡以沫,了解彼此之間的成功與失敗經驗,並分享個人的教材講義與授課的線上資源、學習單、案例、重要議題等。
整體活動執行成效
()整體成效
1.開創新穎觀念:未來擬研發校外實習(打工)與專倫課程結合的修課方式(如同社團實習專題的模式),讓同學將實務融入課程的反省學習,增進課程的實用性與適用性。
2.增進教師教學效能:藉由教師們對於自己在備課時的各種教學資料的分享,如自編講義、個案研究、線上平台與影音連結等,都能啟發社群教師的創新想法。
3.提升學術領域之發展:經過本學期的交流,除有助於未來大家共同創作、編寫教科書之外,亦可發展此一主題的「教學研究」計畫,或是舉辦教學研討會等。
4.增加跨領域學習機會:不同科系的學生特質與啟發學習動機的方法各有特色,藉由教師的經驗分享,可以擴增教學規劃的新視野。如:勞資衝突(官民對立)的角色扮演與對話,實際演練正式的面試與問答之模擬場合等,都是成功的教學活動設計,可以
5.提升教師自我成長:如討論有關視聽教學的學習單設計,了解學生道德推理能力的評量方法等,有助於教學專業的精進。
()具體內涵:詳如附件-會議記錄。
()達成預期目標與成果:
1.完成蒐集各位授課教師的教學資料與經驗分享;
2.討論出具體的未來發展方向-依照學院別、高低就業導向之差異,讓專倫與職發課程更適於各系學生的實際就業需求與發展模式。
檢討與建議
1.由於本社群屬於跨學院的成員組合,大家時間不易一次湊齊,只能三三兩兩地聚會。且每次聚會時段極有限,因此事先設定討論的主題很重要,事前通知、確認;訂餐、取餐…;會議中要激發大家意見交流,會後歸納、彙整大家的想法,成為召集人的主要工作,無形中增加了許多原先始料未及的負擔。未來希望由社群成員協助分工;或是提供一套SOP流程,並訓練工讀生協助(可核發工讀金);並應分別核計召集人、參與者之教學服務表現。
2.校內目前可供小型聚會之地點、設備或設施的規劃,有待大加改進。建議主辦單位協助訪查校園中室內、室外各處可用之空間(應避免干擾、適合腦力激盪的場所;非正式會議的空間);或是設計出新的空間(印象中其他學校往往在每一棟大樓都有1-2間教師討論室/教師休息室-北科大、師大…),如此才能繼續形成(有效提升)教師交流的風氣。
3.核銷方式仍然頗麻煩;要保留收據以及控管等造成墊支、付款程序的負擔。建議校內餐廳的訂餐花費等,直接請經營者將收據交給教創中心,召集人留副本即可。若屬校外的單據,則採大批統一購買的茶點單據即可,不需一次次地核對人數和金額。這次既出錢(有部分超支)管帳(即便有找TA代勞)、又出力,備感申請活動似乎是自討苦吃。4.
活動剪影